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探红楼19对《卞藏本》文本的分 (第3/3页)
个念书的地方。若不是仗着人家,咱们家里还有力量请的起先生?况且人家学里,茶也是现成的,饭也是现成的。你这二年在那里念书,家里也省好大的嚼用呢。省出来的,你又爱穿(一)件鲜明衣服。再者,不是因你在那里念书,你就认得什么薛大爷[[了]]?那薛大爷一年不给[[不给]](一年的),这二年也帮了咱们有七八十两银子。你如今要闹出了这个学房,再要找这么个地方,我告诉你[[说]]罢,比登天还难呢!你给我老老实实的顽一会[[子]]睡你的觉去,好多着呢。"于是金荣忍气吞声,不多一时他自[[去]]睡了。次日仍旧上学去了。不在话下。 且说他姑娘,原聘给的[[是]]贾家玉字辈的[[嫡]](枝)派,名唤贾璜。但其族人那里皆能象宁荣二府的富势,原不用细说。这贾璜夫妻守着些小的产业,又时常到宁荣二府里去请[[请]]安,又会奉承凤姐儿并尤氏,所以凤姐儿尤氏也时常资助资助他,方能[[如此]]度日。(却说这)[[今]]日(贾璜之妻金氏因)[[正遇]]天气晴明,又值家中无事,遂带了一个婆子,坐上车,来家里[[走走,]]瞧瞧(那胡氏),[[寡嫂并侄儿。]]闲话之间,(将)[[闲话之间,金荣的母亲偏提起昨日贾家学房里的]]那事,从头至尾,一五一十都向他小姑子说了。这璜大奶奶不听则已,听了,一时怒从心上起,说道:"这秦钟小崽子是贾门的亲戚,难道荣儿不是贾门的亲戚?[[人]]都别[[忒]](特)势利了,况且都作的是什么有脸的好事!就是宝玉,也犯不(着)[[上向]](相)他到这个[[样]](田地)。 **:在《卞藏本》中,又做出大量的改动,充分显示出了伪造者对作者曹雪芹极大的不尊重!请看下面的讨论。 此外,有三处:(却说这)、(贾璜之妻金氏因)、[[正遇]]的修改是抄自《列藏本》。 二、 《卞藏本》的修改可有可无 《卞藏本》中每个回目,与《丙子本》(庚)相比,都有大量的改动。审视这些变动,读者就会发现,都不是曹雪芹进行的修改,而是伪造者为了造成与《丙子本》(庚)之间的差异而随意改变的,并没有实际价值。下面仅对突出的变动,进行分析。 1)没有价值的修改: 上面详细列出几个回目的《卞藏本》文本改动情况,及其与今本《丙子本》(庚)对比,就是为了让读者看出《卞藏本》中的独特异文是何等的没有意义。例如在“第一回顽石变美玉”中,《卞藏本》改动了几处,其中:(话说当年)[[原来]],[[俱]](皆),[[没]](无),喜不能[[尽]](禁)等都属于每个人表达事物的习惯上的差异,但在意思上都相同;因此曹雪芹绝对不会特意对它们进行修改,将“俱”改成“皆”“没”改成“无”等等。 又如“第八回”的[[道]](到),[[对儿]](一样儿),[[的]](得);第九回的[[云]](曰),[[的]](得),看(了)看,[[最]](极),同[[桌而坐]](座)等等。 既然这些地方都不是曹雪芹的改动,同样证明了:《卞藏本》中存在伪造的内容和文字。 2)违背原意的修改: 例如: (1)第九回中,茗烟闹学堂,飞砚打过来,吓的满屋中[[子弟]](学生)都怔怔的[[痴望]](看着)。 **:《丙子本》(庚)是“痴望”,在《卞藏本》中却改成“看着”,显然没有把孩子们当时惊呆的形态细致地表达出来。 (2)第十回曹雪芹在《丙子本》(庚)在写道:“那薛大爷一年不给不给,这二年也帮了咱们有七八十两银子。” **:其中“不给不给…也…”,连用,是南方人的说话语气;与后句连在一起,本来是很通顺的,令语言生动。意思是:“薛大爷每年多少都要给些银子”但是,由于伪造者不理解(准确说,没有看懂),便将它改成:“那薛大爷一年不给[[不给]](一年的),这二年也帮了咱们有七八十两银子。”去掉一个“不给”,加进“(一年的)”反而变成了“薛大爷给一年,不给一年”完全歪曲了曹雪芹的原意。这就铁证了:这种修改不是曹雪芹所为,是伪造者的妄改。 (3)第十回中:(却说这)[[今]]日,[[人]]都别[[忒]](特)势利了。《丙子本》(庚)写道:“却说这日都别特势利了” **:《卞藏本》将“忒”字改成“特”将“口语”变成“文件语言”,改成:“都别特势利了”使地方语言气氛消失。“今日人都别忒势力了”是说“现在,人不要太势力眼了”,《卞藏本》把“今日”改成“这日”,删去“人”字,便与后句接不上,令人不知何意。 3)前后修改不一致: 上面第9回,《卞藏本》把茗烟的骂语改成新的猥词:[毛喿],取代《丙子本》(庚)在的“cao”字;即:"我们[[cao]](毛喿)屁股不[[cao]](毛喿)屁股”但是在这回末,《卞藏本》又使用“cao”字;如: "李贵断喝(道):"偏这小cao的知道了,有这许些蛆嚼!" **:如果是曹雪芹新创:[毛喿]字,为何在同一个回目,在回末中,不都用[毛喿]取代“cao”呢?合理的解释是:[毛喿]字是伪造者自编的,将这个回目“末尾”中的“cao”字遗漏了,未改过来。 总之,这种违反曹雪芹原意的改动太多了,读者可以拿《丙子本》(庚)与《卞藏本》核对,就很容易发现。归结起来:《卞藏本》是以今本《丙子本》(庚)为底本,主要参考《列藏本》等古本,对曹雪芹的原著进行肆意改动的近代人伪品。由于《卞藏本》的书名叫《红楼梦》,而伪造时使用的底本是《丙子本》(庚),这就是“它是伪本”的最有力的证明。 《卞藏本》伪造的时间在1958年《列藏本》影印本在国内出版和发行之后,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约50年之后的2006年,此伪本才现世的原因(细节请看上篇文章和拙文[4])。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安晓玲:新探红楼(22):“甲辰本”不是伪品 [2]安晓玲:安晓玲:新探红楼(56):如何确定最佳的《红楼梦》版本 [3]安晓玲:新探红楼(81):《梦稿本》是《红楼梦》手稿大杂汇的证明 [4]安晓玲:二探红楼(5):新的《红楼梦》伪本正在酿制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