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楔子 (第1/3页)
楔子 唐未宋起的甲子时光中,大好神州皆陷入兵祸战乱之中,天下各地的百姓皆身处于败兵散勇、盗匪、流寇四窜的纷乱尘世中,日日皆有悲惨之事发生,人人自保求生已来不及了,哪还有馀力仗义救助他人? 便连江湖武林之中,也偶或听得传闻,在某地的某个黑道或白道,名声鼎盛、交友广阔的高手陈尸荒郊,甚而还有一些颇有名声且势力不弱的门帮也先后发生过十馀件不明内情的灭门惨案。 虽然每每皆在当地武林中引发议论,也有不少惊怒悲愤的亲朋好友相继赶至惨案之处详查内情,但是仅能由一些重伤未亡,侥幸残生的仆妇口中,知晓是遭一群身穿黑衣、面蒙黑巾、来历不明的数十个高手入侵,却不明白是为仇还是为何原因,竟遭至凶厉残害? 尔后终于在一些蛛丝马迹的线索中发现件件灭门残案中,似乎皆遗失了独门秘笈、或是享有盛名的灵药、或是某件价值连城的珍宝?由此可见并非仇杀,而是因为秘藏引人觊觎之物而遭害。 但是亲朋好友久查之后,依然查不出凶手为何人?而且因为世局纷乱,处处要道皆遭军将驻守严查,因此行道不便,也只能无奈的暂时罢手,待尔后有机会再续查了。 然而件件凶案时隔甚久,且分别在相隔甚远的天下各地发生,再加上时值乱世之期,江湖武林大多息隐自保,少有人走动,因此消息散布迟缓,不明内情的外地武林黑白两道皆以单纯的武林仇杀视之,并未引起注意及联想,再加上时光久延之后,已逐渐被人遗忘,于是皆成为无头公案了。 时光飞逝! 时至宋太宗登基之后,已然逐渐统一天下,仅与北方的辽夏蛮番对峙,因此全国各地已平息了兵祸,百姓也逐渐能安居乐业,各种营生也已缓缓复苏兴盛,而江湖武林也开始活络了。 日落月升,日升月落,星辰变幻起落循循不止。 而自古以来,天下各地时常会崛起某一门帮、豪门世家享誉一方,或是有某一门帮逐渐式微没落以至消失。 但是能在整个江湖武林中享有盛名、历久不衰的名门大帮,或是独树一帜的神秘门帮,在乱世之后尚能在江湖武林中挺立不坠,且享有盛名的名门大帮豪门世家便少之又少了。 因此在近甲子的时光中,江湖武林中则流传着一则歌谣,将武林中一些名声鼎盛的门帮包含在内,歌谣的内容是:三门四山两大帮,一庄一楼天星堡;宁逢百花不见毒,异域地灵入九幽。 武林歌谣中的“三门四山两大帮”三门是指僧尼儒“少林寺”、“恒山门”、“泰山门”三大门:四山是“青城山”、“龙虎山”、“崂山”、“茅山”四大道门;而两大帮则是指“洞庭水帮”及“淮南马帮” 因为太宗皇笃信道教,故而不少有名的道山皆曾受封及奉养,因此道门门徒较释门广众,势力也较释门兴盛。 至于“一庄一楼天星堡”便是指黄山的“龙凤山庄”以及庐山的“抱月楼”还有大巴山的“天星堡” 而“宁逢百花”是指中条山“百花谷”在“百花谷”中有数百名年轻貌美、娇艳如花、穿着打扮令人一见之下便心生yin欲,而且皆精习yin媚之功的女子。 虽然“百花谷”中的女子仅是一个使女便有一身不弱的功力,尚幸“百花谷” 中的女子并不出谷为患江湖,而且江湖武林同道只要不恃强欺人,皆可前往一享风流,虽说色为刮骨钢刀,但是天下男人多有宁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通病,因此数百年之中,前往“百花谷”的人从未曾间断过。 而“不见毒”是指南疆苗岭的“毒魔谷” “毒魔谷”中的人也全是女子,可是不知有多少人?仅知谷中女子除了功力高深、武技怪异毒辣之外,皆善施毒,且有御使五毒之能。 但是因为“毒魔谷”的人心性甚为怪异且残狠,因此与“毒魔谷”之人结怨者,十之八九皆是惨死在五毒之下,故而才有“宁逢百花不见毒”之句。 “异域地灵入九幽”则是指巫山“地灵门”以及巫山“九幽宫”而巫山“地灵门”与“百花谷”以及苗岭“毒魔谷”三地,又同属江湖武林传论数百年的三大秘门。 雍熙三年,一个月黑风高的四更时分。 在漠北宋、夏疆境边缘的“天王庄”内,突然传出阵阵惊恐惨叫及怒喝拚斗声,历时半个多时辰后,在一片冲天烈焰中,四十多个身穿黑衣、面蒙黑巾的高手,各挟带着包袱及长布卷迅疾远去… 半个月后,在太原近郊的一片大宅院,被一群身穿黑衣、面蒙黑巾、来历不明的高手侵犯“秦中一剑”邱慕风一家老少惨遭灭门,仅有数个毫无武功的使女不知去向… 月馀后! 在燕山边缘的一处庄院,也被一群面蒙黑巾的夜行人入侵,燕州大豪“燕山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