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节 (第2/2页)
上了。我本来可以到江苏一个军垦农场去回炉,根本不必到这远离上海的深山老林里来,都是因为他,他被分在这里的农场,我…我跟着来了。岂止是跟他来了,我、我把一个姑娘所有的一切,都…都给了他。可他始终不曾振作起来,天天抽烟,抽带过滤嘴儿的高级香烟,一天要抽两包,手指熏得腊黄,牙齿熏得焦黑,他整天背一只酒壶,酒壶里泡满又酽又苦的浓茶,隔几分钟就旋开盖子喝一口,说什么,他要尝尽人世间的苦和涩,是的,我们学军连队里,一些出身不好的同学,平时很少说话,非常沉闷,但没有像他那样堕落的,好些人把向往和理想扔在一边,可还是存着希望,希望找到个好的对象,能相依为命,希望以后分配个大点的地方。历史的经验证明了,像我们这些知识分子,分得地方越小,比如说县城,县城下面的一个小镇,我们这种人就越显眼,也越容易受整。我的奢望也不大,只盼着和他能相依为命地、太太平平度过下半辈子,哪晓得,哪晓得…” 说到这儿,邵苓的两眼里已经晶莹晶莹地糊满了泪水。 她嘘了一口气,镇静了一下,放缓了点语气说: “很突然地,什么预感也没有,他事前什么也没同我讲,走了,离去了,回上海去了。走的时候既没给我留个条儿,也没给头头们请个假。一去就再没复返…” “这又是怎么回事?” “原因也很简单,‘九大’召开了,公布的中央候补委员中,有他父亲的名字。他又可以倚势去伸手要他想要的一切了…可我、我、我…却…却成了他的牺牲品…” 两滴清泪,溢出了她的眼眶,顺着她清俏的面颊淌下来、淌下来。 我不忍看她悲伤的样子,默默地垂下了脑壳,无目的地拿起一根竹片在地上胡乱画着。 小茅屋里出奇的静。 一群麻雀飞到菌棚前的空坪上来了,叽叽喳喳的,想是在那里争相啄食我倒掉的饭粒吧。春天了,是真正的春天了,从敞开的门里吹进来的风,也带着股暖融融的气息。 “小知青,听傻了吗?”她微颤着问。 “哦、没、没有…”我极力掩饰着内心涌起的种种复杂的思绪。 “那你是…是嫌弃我了。” 这回我的答复是很肯定的了:“没有,决不是的。” “那你怎么用这样的眼神瞅我?” “我用的是啥眼神呢?”我勉强笑了一下问。两眼定定地望着她。 她也凝定般盯着我。眨动的睫毛是润湿的,黑得发亮的。 我的体内正在升起什么,升在疾雷声中她吻我时的那种感觉。 她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探索似的紧盯着我。 我慌乱了,陡然说:“我只是生你的气。” “生我什么气儿?”她的眉梢一扬。 “你老是叫我小知青。” “傻瓜,那是喜欢你呀!” “喜欢我也不要…” “快别说傻话了,小知青。看嘛,门敞得那么大,去把它关上,我有点儿怕冷。” 我不解地瞅了她一眼,天气挺暖和的,她怎么怕冷呢?我走过去,把门掩上,还没转过身来,她跑过来了“啪”一声把门闩上了。 “小知青!”她带着异样的声气喊着我。 我转过脸去,她的脸上布满了光辉,两眼灼灼地放着光,鼻翼在微微地鼓张着,两条手臂向着我张了开来。 一阵烘热像要从我的体内喷出来,我浑身上下的每一根神经似乎都通了电。我笨拙而又莽撞地紧紧抱住了她,把燃烧的面颊朝她的额颅上贴过去、贴过去。她幸福地、呻吟似的轻轻哼了一声… 小屋子里散发着久雨之后必然有的潮味和山野的气息。屋外到底是晴天,虽然关上门,窗户也没捅开,但屋内的一切还是依稀可辨的。离小屋不远的树枝上,一只杜鹃雀儿啼得有多温柔,多动人哪:“布谷、布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