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十四尽心章句下 (第1/2页)
卷十四 尽心章句下 一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公孙丑曰:“何谓也?”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 二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 三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 四 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王曰:‘无畏!宁尔也 ,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 ------ 五 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 六 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 ------ 七 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闲耳。” ------ 八 孟子曰:“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 ------ 九 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 ------ 十 孟子曰:“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 ------ 十一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 十二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 十三 孟子曰:“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未之有也。” ------ 十四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 十五 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 十六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 十七 孟子曰:“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去齐,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也。” ------ 十八 孟子曰:“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闲,无上下之交也。” ------ 十九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 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文王也。” ------ 二十 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 二十一 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闲,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 二十二 高子曰:“禹之声,尚文王之声。”孟子曰:“何以言之?” 曰:“以追蠡。”曰:“是奚足哉?城门之轨,两马之力与?” ------ 二十三 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 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 二十四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 二十五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 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