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多方会谈无利不起早 (第1/7页)
第十一章 多方会谈 无利不起早 即将迎来奥运会的北京,空气越来越清新,街道越来越干净。久未进京的王贵林,悄悄带着自己体弱多病的岳母和妻子来到了首都。他先陪着她们,坐着晶通电子的汽车,在鸟巢、水立方附近缓缓地转了一圈,接着又带她们看了看天安门和北海。到了中午,又陪着妻子和岳母吃了一顿烤鸭。岳母显得非常高兴,坐在餐桌前笑容满面地看着厨师在一旁削烤鸭。妻子忍不住说:“你当厂长这么多年,我们今天可沾着光了。” 王贵林一阵辛酸,淡淡地说:“等改制完成以后,我们有的是好日子。” “好日子不敢想,”岳母说“什么时候改完,什么时候就阿弥陀佛了。” “妈,您这话说的,”王贵林笑道“改制不就是为了能把企业做好,大家赚大钱,过好日子吗?” “那就好,那就好。”老人看着送上来的烤鸭,笑容满面地说“我也尝尝正宗的北京口味。” 吃完午饭,王贵林让厂车送老人和妻子回石家庄,他带着小陈打车赶到了中关村。两个IT方面的专家,已经在一家咖啡厅等他们了。 几个人坐了下来,小陈之前已经通过电话和大家沟通了赛思中国的初步方案,这时又取出电脑,将赛思中国的方案打开来,请两位专家一一过目。 这两位专家,一个是北京某外企的市场总监;另一位是某国营IT企业的副总裁。两个人看完之后,市场总监说:“SK(SiltconKilo)的方案到底是什么?” “一时之间也不好说,”王贵林说“他们现在还没有拿出方案。” “他们不会也是外包吧?”副总裁说“他们的外包已经在东南亚了,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转到中国市场的。王厂长,他们的方案到底是什么?” “不瞒两位,”王贵林呵呵笑道“省里的领导也问过我很多次,他们只是说,可以尽一切可能合作,但是具体怎么做,我们还在谈。” “那我谈谈赛思中国的方案吧,”市场总监说“这个方案虽然很大,但似乎得到了总部和监事会的支持,而且各种数据非常清楚,在未来资金方面,也谈到了政府支持和银行贷款,等等。如果SK(SiltconKilo)没有这样的一个方案,那我觉得他们还停留在意向阶段,也就是说,不知道到底会提供什么样的资源合作。但是赛思中国显然是很有诚意的。” “我同意他的说法。”副总裁说“王厂长,lT行业其实不神秘,就是这么一大圈人,做事情的流程也无非这些,如果SK(SiltconKilo)没有给你们切实的方案,那证明他们还没有进入这个流程。但是赛思中国的意向是很明确的。你们现在是在等SK(SiltconKilo)的方案吗?” 小陈看着王贵林,王贵林点了点头。 “那没有看到方案还真难给出意见,不过,赛思中国这个方案很吸引人啊,他们真打算把外包落到石家庄?” “有这个打算,”王贵林说“我们当地政府也很支持。” “那我们公司的一些产品,将来可以和你们合作。”副总裁说“既然你们要做外包生意,肯定需要大量的原材料。王厂长,只要你能合作成,将来我们还是可以经常沟通沟通,有什么生意,大家带着一起做。” “一定,一定。”王贵林点头笑道。 “我还有一个问题,”市场总监说“你们晶通电子原来是一个电子行业的国营企业,你们有什么特殊的条件吗,让赛思中国愿意跟你们进行这样的合作?” “我们后续有一些技术改造的业务,如果能够进行这样的合作,可能我们就把技术改造的整个业务都给他们。”王贵林说。 “哦,原来是这样。”市场总监点了点头,又忍不住看了赛思中国的方案几眼“王厂长,看来赛思公司的人还是蛮费心思的,至少他们很想跟您合作。这个方案里的每一步都要耗费人力去做,同时还要得到总部的批准。据我所知,在北京的这些大外企,能拿出这样方案的,恐怕只有一两家,其他的无论从条件或者机会,或者其他什么方面来说,都是很难的。” “这么说,”王贵林不禁有些紧张“这个方案十分珍贵了?!” “那当然了,”副总裁笑道“这个项目你们要是不接,他们随便找一家企业,人家都求之不得呢。” 王贵林和小陈面面相舰。市场总监说:“SK(SiltconKilo)那边到底有没有诚意?有些销售很鬼的,没准,他们拿不出赛思中国这么好的条件,在里面拖后腿,也是可能的。” “有可能,”副总裁说“王厂长,你要当心啊。” 王贵林又向他们请教了许多细节问题,晚上请他们吃了一顿饭,这才分开。他和小陈回到了宾馆房间。小陈给他泡了一杯淡淡的绿茶,王贵林坐在床上,吃了一颗降血压的药,说“小陈啊,以后我们要经常来北京走动,不能再坐在家里,等别人上门了。” “怎么,您觉得这次出来收获很大?” 王贵林点点头“我看这样,回去之后,我们就做一点聘书,下次来北京呢,我送给今天见面的两个专家,另外再找一些。以后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来一次北京,请人家上课,上课的地点也不用受限制,饭店、茶馆都可以,每次给别人一笔费用。或者请他们去石家庄,把厂里的领导、中层干部都组织起来。我们不要天天都陷在改制里,改制一结束就要搞经营,你看看,我们完全是IT的外行啊。” “厂长,您不用太担心,”小陈笑道“我们本来就是外行。” “我们以前是外行,从现在开始就要变成内行了,”王贵林语重心长地说“不然上了当、受了骗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年纪大了,学东西慢,你和厂里的青年骨干,要从现在开始,拼命地学习知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