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谁能为此曲中 (第1/3页)
第八章 谁能为此曲(中) 紫苏并不知道草本的内容,但是,听说谢清抱病求见,她就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想了想,还是去了太政宫,没有让宫人通传,只是在致宁殿的门外站了一会儿,当时,尹朔与谢清正在争执,她听了片刻便又不言不语地离开了。 尽管没有声张,但是,紫苏也没有刻意隐瞒这件事,留下一名内侍本身就是告诉阳玄颢,她知道此事了,阳玄颢犹豫了一下,便继续批阅奏章,并没有起身去慈和宫。 “陛下…”梁应也听到了,不由担心。 “朕批完今天的奏章再去领母后的教诲吧!”阳玄颢苦笑。 其实紫苏并没有生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阳玄颢是皇帝,犯些错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只要吸取教训就可以了,当然,这是指可以补救的错误,如果是像上次那样的大错,就要另当别论了。 所以,阳玄颢的忧虑完全是多余的。 离开太政宫,紫苏便沿着太平湖畔的小径散步,这两年,紫苏总喜欢到太平湖旁待着,宫人中因此流传着各种版本的说法,赵全曾禀报过,询问是否处置,紫苏一笑置之。 “太后娘娘,您为什么不进致宁殿呢?”叶原秋见紫苏并无不悦之色,试探地问道。 紫苏果然不在意,脚步甚至没有停顿半下,淡淡地道“哀家为什么要进去?” “尹相与谢相在御前就如此争执…奴婢逾越了,太后娘娘恕罪!”叶原秋及时发觉失言,连忙请罪,紫苏轻笑着摆手,依旧沉默,走了一会儿,紫苏忽然叹了口气“皇帝虽然年轻,失于稳重,但是,总不会连起码的分寸都没有…” 叶原秋怔了怔,才明白过来,紫苏是说阳玄颢这次虽然做错了,但是,应该会及时改过来,她不知道这是不是回答自己方才的话,但是,她仍然不知道紫苏对这次争执的态度,不过,既然这样说了,紫苏明显倾向于谢清的意见。 那么尹相这次肯定要上表自劾了! 叶原秋叹息,从一开始她就觉得尹朔不适合做这件事,虽然也不是很明白外政上的事情,但是,之前紫苏摄政时,外政从不轻易假手,谢清看上去不在意,但是,她却知道,外政厅的事情每一项都须报予谢清才能决定,谢清从来没有要将所有权力握在手中的打算与做法,他只是抓住几个关键的部门,既然他对外政厅如此在意,若说外政不重要,她第一个不相信。 尹相的首位还能待多久呢? 这次的冲突如此明显,两人之间再无和谐可言,谢清不可能再让尹朔居于首相之位,只是,除了尹朔,谁能为首相呢? 谢清自己不可以,齐朗又在丁忧,剩下的人资历够的才能不够,才能够的资历不足。 也许,朝中还可以平静一段时间吧! 叶原秋不着边际地胡思乱想着,这些事情,她想也没有用,即便是紫苏摄政时,也从不会问她的政见,她只是后宫女官而已! 叶原秋这样想着,还分神注意着紫苏的动作,所以,她根本没看到一名内侍匆忙赶来,直到紫苏停下,示意那名内侍过来,她才看到那人就是被赵全留在致宁殿的小内侍。 “谢相可好?”紫苏关心的是谢清的身体,并不担心他无法劝服皇帝。 内侍琢磨着回答“奴才看谢相并无大碍,只是看上去很疲惫。” 紫苏点头,对赵全吩咐“等会儿让太医去给谢相请脉,再替我挑些补药赐给谢相。” “是!”“你退下吧!”紫苏摆手让那人退下,并未在意那人怔了一下。 赵全见他不动,提醒了一句;“还不下去?” “太后娘娘…”那人没有给太后回过话,一时不知如何说才好。 “还有什么要回吗?”紫苏随和地问他,抬手示意赵全不要过去。 那名内侍连忙道;“谢相让奴才回太后娘娘一句话,原话是——只怕已经迟了!” “哦?!”紫苏先是一愣,随退醒悟过来,不由脸色大变! “该死!”紫苏急道“赵全,去请皇帝过来!你出宫去,听听京中有什么消息!” “…是!”赵全惊讶着回话,匆忙离开。 紫苏许久没接触政务,也就遗忘了许多以前必须的事情,这件事若放在以往,哪里需要谢清来提醒? 古曼!周扬肯定会把这个消息漏给古曼的! 成佑皇帝就算有耐性,此时草本呈进御前,于他,可以说是做实了! 紫苏坐在步舆上回慈和宫,心里苦笑“我的儿子似乎与战事太有缘了!” 阳玄颢的有心拖延在赵全面前完全无用,赵全只是将紫苏的意思陈述于他“太后娘娘请皇上立刻见驾。” 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不要说在批奏章,即使是大朝会,面对母亲的宣召,皇帝也必须前往,否则必受弹劾。 阳玄颢只能立刻前往慈和宫,赵全则出宫去“听”消息。 慈和宫长宁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