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夜星破梦中 (第3/3页)
这幅《秋意山水》虽是佳作,哀家却素来不喜其中的悲怆之意,偏偏这两句话投了哀家的眼。”紫苏淡淡地说着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话,手指却一一拂过每一个字。 “所以,哀家收了这块玉。”平静的话语道出理所当然的结论,尹朔却不由皱眉,隐隐觉出了其中的深意,再看到紫苏柔和的笑意,以及与之不相衬的冰冷目光,不禁更肯定自己的想法。 “尹相,这世上没有几样东西是能够让人全然喜爱或者全厌恶的!你说是吗?”紫苏用冰冷的目光与他对视,说话的语气却依然平淡。 尹朔沉吟,随即便领悟她的意思,瞪圆了眼睛盯着紫苏,却见她眼中已经褪去冰冷,周身盈动着淡淡的平和气息,与那此养尊处优的名门**毫无二致,他不由又是一愣,暗想自己是否想错了。 “太后娘娘是暗喻取舍之道吗?”思忖片刻,他还是按照原先的想法开口,想知道她是否真的动了杀机。 紫苏闻言眼中竟闪过一丝惊愕,似乎很意外“取舍?”她挑眉反问。 “尹相,哀家可不是在与你讨论什么取舍!”紫苏笑言,心中却不由叹息,尹朔毕竟不是能领会她意思的人,不过听他的话,或者该说,他想得太复杂了。 “尹相想多,哀家只是想告诉尹相,但凡有一丝一毫投了哀家的眼,哀家都想留着那整件东西,玉是如此,人也是如此!只有全然厌恶之物,才会让人有毁的心思!”紫苏的笑意轻浅,语气却是认真的。 “尹相你纵有万般的不是,哀家却也记得你的好处。”紫苏看着尹朔,一字一字地认真地对他说出口,尹朔却是骇然,立刻跪伏在地。 “太后娘娘!” “尹相,不避讳的说,朝廷何时都有派别,争斗不止也是事实,可是,哀家掌权以来却是令行禁止,下面从没推托拖沓之举,哀家知道,尹相你在其中用了不少心。”紫苏说的是实话,内阁议事,尹朔对决定不无保留,却向来是尽心策划,努力达成目标,很多事情,书面计划与具体实行还是有区别的。 “是娘娘决策英明,臣不敢居功。”尹朔真心实意地回答,元宁有完备的典章制度,可是,想精益求精就是权变之道,庞大的国土不可能处处安宁,更何况还有强敌在侧,上位者的每个决定都是成败的关键,也曾怀疑过年轻的太后能否真正掌控大权,毕竟,她不曾接触朝政,却不得不佩服她后来的每一个决定,她的弹精竭虑可以从每一份认真的批示中轻易读出,因此他认真地贯彻她的决定,配合她的行动,权势是后来才有的想法,他最初的想法很简单,真的很简单! 紫苏的神色十分复杂,静静地看着跪伏叩头的尹朔,良久,她起身走到尹朔身边,轻轻地扶他起身,随后,以尹朔从未见过的庄重姿态,认真地问道 “尹相,就如你所说,哀家要归政,就必须思虑周全,你愿意帮哀家吗?” 尹朔全身一震,定定地注视着皇太后,心中不由苦笑年纪不过二十出头的她何来这么深沉的心机,步步进逼不算,还要别人心甘情愿! “太后娘娘,微臣不堪…” “周扬,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北疆新土,反抗从未停息;古曼,兵强马壮,铁骑千万,无往不利;西格,心有不甘,富可敌国,虎视眈眈;兆闽,盛气凌人,伺机而动!尹相,这些只是元宁的邻国,还没有算上他们的盟友!”紫苏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元宁没有足以自保的防御屏障,哀家摄政之始,为何对外用兵?什么冠冕堂皇的话都是假的,安定民心,稳固朝廷才是真的,皇帝年幼,哀家又默默无闻,这些国家哪个不是蠢蠢欲动,朝廷内又有先帝遗留的党争未止,哀家只能用雷霆手段稳定国本!六年!哀家六年心血,才有现在的局面!——皇帝亲政是另一道坎,对所有的势力都是一次绝无仅有的机会,一旦出失控,便是元宁的大难!尹相,哀家可说错了?” 不再平静的语气略显激昂,尹朔看得见紫苏眼中闪动的火花,也听得到自己更快更重的心跳。 “哀家不求别的,只求一个稳!”紫苏再次压下激荡的心绪,力持镇定地开口“尹相,你愿意帮哀家吗?” “臣可以说不吗?”尹朔终于回答,有些无奈,却不再挣扎“太后娘娘,臣身为议政首臣,可以看着元宁陷入那一步吗?” 不是不知道助她的后果,但是,他拒得了吗? 身在至略,长在至略,他怎么能看着皇朝好不容易才有优势消失无踪? 看着放心微笑的太后,尹朔却收敛神色,十分认真地问道“太后娘娘,您真的打算归政?” 紫苏没有惊讶,也没有回答,只是走回原位坐下,同时,也收起了笑容,赵全知道,真正的交锋才开始,尹朔也非易与之辈,怎么会不让太后付出代价,而太后执意如此,只怕也不得不答应他。 赵全的思绪飞转,计算着自己的得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