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前辈趣事 (第1/4页)
第二十章 前辈趣事 华山。 在华阴县之南,与鲁省的泰山,分称为东西两巅。其西有少中,故又名太华山。 山海经说:“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记五千丈,其广十甲”从这四句话的记载看来,便深足证实一般人的传说,华山远而望之,则积像一个“华”字,是无虚假了。 大气正是炎热时节,于母铜穆端阳与智圆大师等人一行,沿着秦晋边界,准备过风凌渡北行。 此时华yindao上,正有一双青年男女,连挟而行,男的滞洒飘逸,穿着是一件宝蓝青衫,女的端壮秀美已经换着一身月白色的短装,沿途行去,直吸引了无限路人的注视与羡慕。 这双青年男女,正是华夏双施紫拐乌弓的传人,吴湘与戚南姣。 两人在告别了穆端阳与智圆大师诸人,离开山阳峰之后,一口气便奔出六十余里,始行放缓脚步,寻道出山,在此段行程当中,吴湖始终是一路领先,这位乌弓少女,一向娇纵惯了的戚南姣,自始即存心想较量一下,这位久经闻名而初次会面的紫拐传人的的脚程,可是加足了脚力,亦不过仅能保持住原来的距离。 中间虽有几次,眼看着即可追到,亦未见吴湘怎样加快脚步,但总是差着那么一点儿,超下过去! 这时,虽然已经放缓了脚步,小姑娘仍是满心的不服气,和满肚子的不自然,绷着脸儿,一言不发。 最后,还是吴湘憋不住,先行开口道:“帅妹在出山之后,打算取道何方?” 戚南姣有好气没有好气的,道:“还没有一定,你呢?” 吴湘道:“前面便呈华阴县属,愚兄打算上太华一行,” 戚南姣丝毫未加思索的,道:“平地一堆石头,有什么好玩的。” 吴湘仍是冲阳的,说道:愚兄不是去玩的。” 由于戚南姣不便再问人家去做什么,所以没有说话。 吴湘为人纯良忠存,又觉着这位小师妹并非外人,便继续解释说道:“愚见是去拜见一位前辈侠隐。” 戚南姣便冲上说道:“是不是天龙公孙树?” 吴湘心想这位小师妹知道的真不少,便以惊奇的日光看了戚南姣一眼,同时点了头道: “是!”戚南姣不悦的道:“何必不直接了当的,即说去着公孙老前辈不就行了么,还故作神秘的说,去年什么一位前辈侠隐!” 吴湘此种说法,原是对外人说惯了一种应付之词,适才回答戚南姣,变未加思索,一时说翻了嘴,平空受了她一顿抢白,心想这位小师妹,真刁难的可以,便尴尬的笑了笑,插嘴说道:“师妹认识这位老前辈么?” 戚南姣毫无迟疑的道:“不认识!” 吴湘“哦”了半声,稍作犹豫,不由抬眼看了看她。戚南姣仍是双目前视,直似示觉。 吴湘暗想,这个女孩子,是横不讲理,万一应对不当,她苦赖着要与自己同上太华,恩师行时虽末明言只许自己独往,但去这种地方,和女孩子同行,总是有些不便,忖至此处,便委婉的问道:“不知师妹打算着由此取道何处?” 戚南姣本是另有去处,但在顷刻之间,也发觉吴湘已经两次问她将去何处,小妮子聪明绝顶,便知吴湘不愿与自己同行,越想越气,小性子一发,暗道你想我走,我偏不走,非开你个玩笑不可,于是冷冷的道:“取道太华。” 吴湘心中一惊,暗叫一声苦也,半响未语,戚南姣可是大笑了个心花怒放。 忠存的吴湘思索了半天,总是觉着不太妥贴,又复自语亦似对威南姣而说似的,道: “听说这位公孙前辈,已经隐迹多年,殊少接见外人!” 戚南姣亦是似自语,又似是回答他,道:“反正你能见,我也能见,不见那大家都不见。” 吴湘慎重的道:“愚兄特有恩师老人家的信物。” 戚南姣秀眉一坚,道:“别人慕名拜访不行么?” 吴湘忙道:“行!行!不过!不过!” 不过了半天,说不下去,戚南姣又接着问道:“不过什么?” 吴湘极其为难的,道:“愚兄是说,不过这样合适么?” 戚南姣蛮横的道:“有朋友自远方来,有什么不合适的?” 吴湘不得己的苦笑了一下,道:“也好。” 两人离开山区之后,便先到华阴,找了地方安歇下来,在华阴休歇了几日,又借便游了游附近的当地胜景,并向居民约略的探听了一下华山的地理情势,先一天二人商量妥当,次晨的微明,便略作收拾,同奔华山。 华山,气势雄伟,独拔云表,较之天下所有其他名山,能深深予人以深遂浑厚之感。 日过晌午,又复偏西,昔人说华山磴道之险,游心经七死,今日这两位武林后硕,做啸江湖的侠门青年男女,非但踏遍了奇险的华山磴道,并仰仗着两人的绝世武功,探寻了多处人迹罕到的高峻峰,所经之处,见人便问,对他们所要找的“万云封岩”无一不是摇头不知。 红日将坠,晚霞普照,虽是暑服天长,身在华山深处的吴湘和戚南姣,已经看着天气遂渐阴暗。 这时,二人正在一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