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节 (第2/4页)
都同意。" 邵幽芬左右环顾了一下,垂下眼睑,自言自语般说:"除了你郭仁秀,我们五个人中,还有谁突出啊?" 詹宁华笑吟吟地说:"我看小白脸就很突出…" 话未说完,凌小峰就大叫着:"我举四只手赞成。"他躺在床上,举起两只手,又把双脚也高高举了起来。 小白脸丁剑萍的脸顿时涨得通红,她破口大骂道:"滚你娘的蛋。詹宁华你这个'十三点',痴头怪脑的,你给我当心点儿!要不,我叫你漂亮脸蛋上开花!" "投降投降,我举双手投降。"詹宁华低头哈腰地朝小白脸鞠躬。小白脸又"嘿嘿嘿"露出一口白牙齿笑了。 倚在门框上的顾易说:"选什么呀,我看推出去算了,叫其他集体户选。" "就是嘛!"打毛线衣的陈佩君还是没抬头,赞同顾易的话道:"我们集体户选不出省积代会代表。" 邵幽芬那双漂亮的眼睛骨碌碌地转着,不时瞭到颜雍谋脸上去,期待地望着他。可颜雍谋微胖的身子不朝着她,只顾在床上翻书。 郭仁秀的眉头锁起来了,她以不耐烦的口气说:"哎,我劝你们认真些好不好,这可是政治上的大事。为什么要增加上海知青的代表名额呢?实话告诉你们,现在有人对上海搞'一片红',毕业生全部上山下乡的做法有意见!我们就是要以实际行动,反击这种谬论!大家都别忘了,去年,下乡第一年,我们沙坪寨集体户,被评为先进集体户。要爱护这先进的名誉嘛!莫非还要让人说,一个先进集体户,连个积代会代表也选不出吗?这有多难听,我把话都直说吧,巴佬公社各大队,我都通了电话,他们都说要沙坪寨集体户选一名代表…" 顾易截住了她的话:"这么说,是抓住了鸭子灌螺蛳,势在必行啰!" "当然,否则,我发了疯跑几十里山路到这儿来?"郭仁秀不客气地横了顾易一眼,出其不意地点着朱福玲的名字:"喂,朱福玲,你怎么又装哑巴了,你说啊,哪个可以当代表?" 邵幽芬的脸疾速地转了过来,紧张地盯住朱福玲。 朱福玲的脸涨得绯红,一双不眯自细的小眼睛挤成了两条缝,厚圆的下巴叠了两层,鼓出的厚嘴唇尴尬地张翕着,讷讷地说: "我…我看哪个都比我好…" "废话。"邵幽芬气呼呼地嘟哝了一句。 "别逼老实人了!"小白脸突然认真起来,她那洁白放光的脸庞仰了起来,面对众人,平时那双媚人的眼睛此刻显得庄重了一些,她习惯地用右手捋起一束鬓发遮盖住右耳旁的伤疤,正正经经地说:"既是要选,我倒有一个人选,你们看行不行?" "谁?"陈佩君这回抬起头来了,她长得很平常,圆脸,脸皮黄黄的,略微瘦一些,一双单眼皮眼睛很有主见地睨着人。 丁剑萍"嘿嘿嘿"地一笑,露出左右两边两个逗人的酒窝,眼睛里又显出媚人的光彩。 凌小峰急得叫起来:"白脸,别吊胃口了,快说嘛,你选谁?" 丁剑萍不急不慢地说:"我选…邵——幽——芬——你们看怎么样?" 自她说话后目不转睛盯住她的邵幽芬,此刻把背脊往后一靠,轻吁了一口气。 认真听着各位讲话的郭仁秀,眉头不让人觉察地蹙了一下。 走进男生宿舍后没讲过话的郑璇,这时真诚地道:"我同意选小邵。" 邵幽芬秀气的脸蛋开朗了好多。郭仁秀笑容可掬地把脸转向小白脸:"小丁,你说说,为啥要选小邵呢?" "这很简单嘛!"丁剑萍露出一脸不屑多费口舌的模样,振振有词地说:"邵幽芬当过红卫兵,小小年纪,十五六岁时就在红卫兵报上发表过诗作。去年还写过一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也在省报上登过。她在沙坪寨上群众关系好,社员们都说,小邵老是笑眯眯的。再有,她的家庭出身不错,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商店职工,还是支部委员。再有,再有她对同志也不错啊,郭仁秀你忘了,去年你被选为地区积代会代表,讲用材料还是小邵帮你整理的呢!" "这种事我怎么会忘呢!"郭仁秀微笑着说。她就是有这种本事,微笑的时候,和蔼亲切;严肃的时候,庄重矜持;和每一个人说话,都用一种与别人不同的语气。她长得很端正,没一丝皱纹的额头,红润光洁的脸庞,双层眼皮的眼睛,纤巧笔挺的鼻子,厚薄相宜的嘴唇。你从严格的美的角度去审视她,她哪点儿都不出格,长得挺好。可就是缺乏点神韵,说不出她美在哪里。她脸朝着丁剑萍,显出谦和的商量态度:"不过,选代表是一件政治上的大事,不是在小组里推举谁读报纸。我这半年多不在沙坪寨,小邵的劳动情况怎么样,比去年进步点吗?" 去年邵幽芬出工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个星期只劳动两到三天。听了郭仁秀这话,邵幽芬的脸一沉,眼皮垂落下来。 丁剑萍有些不平地说:"你'女革命家'又不是不知道,小邵能歌善舞,这半年给借到县传队去了。上个月刚回来。至于劳动嘛,谁又真正愿干那种苦力,反正我觉得她行。要我选,我就选她!" "这就是啰!"郭仁秀总结似地说,"她的情况和我相似,给借出去了…" "可她已经回来劳动了,你还没回来!"丁剑萍固执地帮着邵幽芬说话。 郭仁秀耐心地淡淡一笑:"总不够妥当吧。再说,我听说,借调到县宣传队去的知青,这回解散时,都能在县里面的五小工矿里分配工作。小邵分配在水泥厂,她没去。小丁你别激动,别打断我的话,听我讲完。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她私底下又对人说,她才瞧不起尘灰飞扬的水泥厂呢,她情愿回农村,以后争取上大学。有这种思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