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_杂曲歌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杂曲歌辞 (第3/18页)

的技巧还没有施展,又迎头射中空中的飞鸢。观猎的行人齐声喝彩,旁边的射手为我赞叹。归来大宴于平乐古观,美酒一斗便值十千钱。细切了鲤鱼烹煮虾羹,爆炒甲鱼再烧烤熊掌。呼朋引伴地前来入座,长长的筵席顷刻坐满。蹴鞠和击壤忙个不停,身手敏捷,花样翻新。太阳永远疾驰在西南,流逝的光景不可追攀。盛宴后我们如云骤散,明天清晨再来此畅饮游玩!

    【赏析】

    名都者,邯郸、临淄之类也。《名都篇》,以刺时人骑射之妙,游骋之乐,而无忧国之心也。这是曹植自己创作的乐府新题之一。本篇内容描写都市富家子弟的游荡生活,反映了曹植自己少年时代的豪情放诞生活。篇题中的“名都”意指著名的国都。

    美女篇

    魏·曹植

    【原文】

    美女妖且闲①,采桑歧路间。柔条②纷冉冉③,落叶何翩翩。攘袖④见素手,皓腕约⑤金环。头上金爵钗⑥,腰佩翠琅玕⑦。明珠交⑧玉体,珊瑚间木难⑨。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采,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何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⑩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注释】

    ①妖且闲:美丽而且优雅。②柔条:桑树的枝条。③冉冉:柔弱的样子。④攘袖:卷起袖子。⑤约:束,戴上。⑥金爵钗:金钗一端铸成雀形。⑦琅玕:像珠子一样的石头。⑧交:指珠子交错地挂着。⑨木难:一种出于大秦的绿色珠子。⑩希:羡慕。安:定的意思,指要求定亲。嗷嗷:愁叹的声音。彼所观:她所向往的,想要的。

    【译文】

    那个容貌美丽性格文静的姑娘,正在乡间岔路口忙着采桑。桑树的枝条柔柔地垂摆,采下的桑叶翩翩飘落。挽起的衣袖可见她的手,洁白的手腕上戴着金色的手镯。头上插着雀形的金钗,腰上佩戴着翠绿色的玉石。身上的明珠闪闪发光,珊瑚和宝珠点缀其间。丝罗衣襟在春风里飘舞,轻薄的裙纱随风旋转。她那回首顾盼留下迷人的光彩,吹口哨时流出的气息仿佛兰花的芳香。赶路的人停下车驾不肯走开,休息的人们傻看时忘记了用餐。有人打听这个姑娘家住哪里,她的家就住在城的正南门。青漆的楼阁紧临大路,高大的宅门用的是两道门栓。姑娘的容光像早晨的太阳,谁不爱慕她动人的容颜?媒人干什么去了呢?为什么不及时送来聘礼,订下婚约。姑娘偏偏爱慕品德高尚的人,寻求一个贤德的丈夫实在很困难。众人徒劳地议论纷纷,怎知道她看中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青春年华在闺房里流逝,半夜里传来她一声声的长叹。

    【赏析】

    《美女篇》是乐府歌辞,属《杂曲歌辞·齐瑟行》。这首诗通篇用比,比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手法,《诗经》、《楚辞》多用之。《美女篇》以绝代美人比喻有理想、有抱负的志士,以美女不嫁比喻志士的怀才不遇。含蓄委婉,意味深长。

    白马篇

    魏·曹植

    【原文】

    白马饰金羁①,连翩②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③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④。宿昔⑤秉⑥良弓,楛矢⑦何参差。控弦破左的⑧,右发摧月支⑨。仰手接飞猱⑩,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猿猴,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注释】

    ①羁:马笼头。②连翩:接连不断。③幽并:古代两个州的名字。幽州在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南一带。并州在今山西北部及中部。④垂:与“陲”相通,边陲,边地的意思。⑤宿昔:从来。⑥秉:手持。⑦楛(hù)矢:一种箭的名称,箭杆用楛木做成。⑧左的:是左边的靶子。的,是射箭的靶子。⑨月支:箭靶。⑩猱:一种猿猴。马蹄:也是一种箭靶。剽:轻捷。豹螭(chī):豹和螭都是凶猛的动物。怀:顾惜,吝惜。“名编”两句:自己已经名列壮士之林,中途再顾不得自己的家事了。

    【译文】

    白马装饰上金色的羁头,结着伴儿向西北飞驰;请问这是谁家的青年,是幽州和并州的游侠?在小时便远离了家乡,扬名在边陲;随时准备好弓箭,箭桶里箭很多,左右开弓射中目标,抬手就能射中飞驰而来的东西,俯身就能打碎箭靶,比树上的猿类还敏捷,比林中的豹螭更勇悍轻捷;边陲告急的消息一旦传来,虏骑多次sao扰我们,征召的檄文从北方来,策马登上高坡;长驱直入打败匈奴,向东攻打,击溃鲜卑。我们既置身流血的事业,怎可去看重生命的安危?对父母尚不能瞻顾、尽心,何况妻儿?名字被记在壮士名册中,不能顾及私人!为国献身,去血洒疆场,我们视死如归!

    【赏析】

    白马者,见乘白马而为此曲。言人当立功立事,尽力为国,不可念私也。这首诗的内容是写幽并少年立功边塞的雄心壮志,诗中也表现了曹植自己希望建功立业、一展抱负的志向。

    发白马

    唐·李白

    【原文】

    将军发白马①,旌节渡黄河。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武安有振瓦②,易水无寒歌③。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④。扬兵猎月窟⑤,转战略朝那⑥。倚剑登燕然⑦,边峰列嵯峨。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⑧多。一扫清大漠,包虎戢⑨金戈。

    【注释】

    ①白马:白马津,在今河南滑县。②武安有振瓦:这里运用的是典故。《史记》中记载:秦国伐魏,赵王令赵奢救魏,秦军驻军在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震。武安,在今河北武安。③易水无寒歌:这里运用荆轲的事。荆轲刺秦之前,与高渐离慷慨悲歌,高为之送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④滹沱:河名。在河北西南部,为子牙河的北源。⑤月窟:月生之处,最西边。⑥略朝那:略,取的意思。朝那,是古代的城市名,旧址在今宁夏固原。⑦燕然:燕然山,在今内蒙古境内。⑧五原:郡县名。治所在今陕西定边。⑨戢:收藏兵器。

    【译文】

    将军从白马津出发,张展旌旗跨渡黄河。箫鼓声震动川岳,气势壮大如海上涌起的波涛。武安县有战事,战事浩大,把武安县的屋瓦全都震落了,但战场上兵士气势昂扬,没有慷慨的悲歌。铁骑如若是在雪山上行走,那马饮的水之多,能让滹沱河的水全部干涸。战争在最西部的月窟发起,后来又转战到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