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天下无敌 (第1/3页)
第二十三章天下无敌 “赵子龙、于禁、张郃听令” “末将在。”三将齐声应诺 我手持令箭递到赵云手中,正色道;“子龙,刘备若取成都,必然先下犍为。江陵军已经到了江阳,你一定要赶在刘备之前,攻取犍为。” 赵云接过令箭,厉声道:“末将两日之内必过青城山,三日下犍为,丞相放心,不成功便成仁。若战败,我三人以死谢罪。”张郃、于禁‘锵一声拔刀在手;“若失犍为,当如此刀。”嘎嘣一声,两把三尺长,厚背刀,被这成数段。 三将接令出帐。 “甘宁、李典、周仓、徐庶听令,刘备过江必定先取朱提郡,我军现在前往已经来不及了,命你三人率军十万夺回朱提。” “藏霸、庞德、杨秋、张燕,你四人同样率兵十万,向南攻取德阳,只许胜不许败,此乃长江咽喉,绝不能有失。” “郭嘉、文丑、胡车儿、高览、张绣、管承,随我坐镇绵竹,攻略雒城。本相愿立军令状,如若七日不下雒城,当受斩刑。军无戏言,立字为证。”当下写了军令状,压在矮几上镇纸下。 四路大军每一路十万,我要抢在刘备之前,肃清成都外围。 赵云率军急性,拼尽全力,两日绕过青城山,直到犍为城下。犍为太守李严盼刘备,如久旱盼甘霖。没想到刘备没盼来,倒把袁兵给盼来了。 李严这人,用三国演义上的话说,腹内有龙鳞。意思就是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谁也瞧不起。赵子龙?敢来打我,找死! 不过这人的确是很有本事的,不但精通兵法,而且武艺高强,非常人可比。刘璋是非常器重他的。 李严不是没听过赵子龙的名头,觉得人们传说的太夸张了。他根本不信。听说赵子龙来了他大大咧咧的让大将董厥出城迎战。还吩咐董厥:“最好留下个活口,不要赶尽杀绝。”董厥翻白眼:“太守大人,这可不好办。你也知道,我出手比较重,要万一给弄死了,你可也别怪我。” “不怪你,不怪你,你快去吧。我摆酒等着给你接风。” 董厥到城外,大刀一挥,士兵分列两面燕翅摆开。对袁军破口大骂:“谁是赵子龙,给我滚出来,要是不敢来,趁早滚回河北去,别丢人现眼。” 赵云想亲自出战,被张郃拦住:“都督,杀鸡焉用牛刀,末将愿斩此人头颅献于帐下。”张郃这么客气,赵云不太适应,笑道:“俊义,最好是捉活的。留着他有用。”张郃提刀出阵。坐下黑马,蹄声得得,似乎要和脚下的青石擦出火花。手中宝刀,接受复又反射,将一缕附着杀气的日光射入董厥的眼中。 不知怎么搞的,董厥突然感到害怕,四肢都在微微发抖。细微的寒意,像蠕动的毛毛虫一样钻入他的心脏,心脏被冻住了。 董厥傻乎乎道:“敌将…通名…” “在下张郃…”说话的同时,人已经窜了出去。董厥还没来得及反应,战马的两条腿已经被砍断了。董厥身体向前一扑。张郃左臂猛地探出,揪住勒甲绦,硬生生提过来,扔到马鞍桥上,转回本阵。 “张将军神威盖世,张将军天下无敌…必胜,必胜,必胜…”袁军中立即爆发出阵阵彩声。 “李严,给你半天时间考虑,若要投降就快些,下午本都督要挥军攻城了。” 李严在城头看到董厥一招被擒,知道自己低估了袁军的势力。心想着副将张郃,武功就这么高,那赵子龙到底有多么厉害? 赵云只给了李严两个时辰,两个时辰后,袁军饱餐战饭,重新在犍为城外列阵。赵云怒斥李严:“阁下到底投不投降?” 李严怒道:“赵子龙,你把董厥将军怎样了?”赵云一听:“董厥?”向后一招手。董厥骑了一匹枣红马出来,冲着城头骂道:“李严,还不投降更待何时?”李严心想,你小子翻脸比翻书还快,这么快就投降了,也不坚持一会儿,丢人。 李严有点沉不住气了。怎么刘皇叔的人马还不过来?再不来也不用来了,犍为肯定姓袁了。 李严是个地头蛇,在蜀中有根深蒂固的势力。这也是后来刘备永安宫托孤的原因之一。大军开拔之前,我和郭嘉、子龙曾经谈过。李严绝对不能杀。 三国演义里,说的很明白。李严是一个十分自私自利、心胸狭隘、自高自大的人,而且处世为人十分的不光明磊落。他曾经多次劝诸葛亮加九锡称王,都被诸葛亮拒绝。为的不过是自己升官而已。此人与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处处想的都是争名逐利。曹真五路大军伐蜀,诸葛亮要他帅江州兵助阵,李严立刻就提条件,要另立巴州,做巴州太守,诸葛亮不愿意,人家就不出兵。诸葛亮四出岐山,与司马懿会战上硅城,本来已经获胜,李严就出来捣蛋,假传圣旨说粮草不济,宣召诸葛亮回成都。害的武侯功亏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