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部分1 (第1/9页)
第二部分(1) 御驾自西而来,黄尘影里,斜晕闪耀,锦衣如绣,如一条五色金龙,冉冉而来。一马当先的是朱宁,疾驰到市梢与李和会合,听取报告。 “仓场张侍郎,很能办事。”李和说道:“万岁爷歇驾吴家大院,五进新屋子,现成的布置;随扈人员住空仓房,亦已打扫干净。一切食料,预备得很充足。” 说到这里,李和回身招一招手,将不远之处的张一义唤来,为朱宁引见。彼此一揖,略作寒暄,朱宁问道:“这里有什么好玩的花样?” 张一义茫然不知所答,结结巴巴地说:“干殿下要玩什么?” “不是我玩,是替皇上找消遣。”朱宁提示:“只要宫里没有的,新奇的玩意就好。” 这一说,张一义明白了。他是富家子弟出身,知道纨绔的好恶,皇帝不过天字第一号的纨绔而已,只要能使他破颜一笑,什么荒唐的花样都不打紧。于是念头一转,连声答说:“有、有!我去预备。” “对了,快去预备!越快、越多,越好。” “是了。还有件事,要说与干殿下:通州知州跟驻通州的武官,都由城里赶来了。请问在哪里接驾?” “都不用、都不用!皇上没工夫见他们。”朱宁摇着手说“连你都不必见,只要把差使伺候好了,话我自然在皇上面前替你说好,让你升官当尚书。” “多谢子殿下美意。我马上关照预备杂耍,在吴家大院待命。” 说完,疾驰而去。他衙门里养着一班帮闲的清客,恰如俗语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平时饱食终日,陪着饮酒、下棋、看戏、玩古董、大享清福,在这个当口,可就要好好动一番脑筋,卖一番气力了。 张一义的这班清客,为首的叫做马大隆,见多识广,无所不知,吃喝嫖赌,无一不精,尤其是人情熟透,善于揣摩心理,听得居停所提的要求,随即道出一番见解。 “皇上年轻好动,太过于文雅的玩意,未见得能赏识。总以新奇热闹为主,最要紧的是,宫中从未有过的花样。所以这个差使并不难办,譬如,我昨天看见一班耍猴戏的,就很可以进奉。” “那似乎太亵慢了吧?”张一义有些不以为然。 “不然,事先说明白了就不要紧了。只要猴子不撒野,决无妨碍。” “好吧!要先跟耍猴戏的问清楚。” “我看,”另一个清客建议“泺州的皮影戏倒不错。” “不!”张一义立刻否决“宫中有的。刘瑾当年当钟鼓司掌印太监,专门管这些杂耍,皮影戏称为‘过锦’,皇上早就看得不要看了。” “不见得,”马大隆又有独特的见解“要看演的是什么?宫中的‘过锦’,当然是法雅音,大罗神仙之类,如果另外换一种皇上所没有见过的题材,一样会看得下去。” “那么,请教,该当什么题材呢?” “诙谐好笑即可。” “有一出戏很妙。”原来建议的那清客说“可惜,太‘荤’了!” “荤的好,荤的好!”马大隆急急问道:“戏名什么?” “叫做‘瞎子捉jianian’!” “妙极,妙极!”马大隆抚掌称善“光听这个戏名,皇上就非看不可。” “确是很妙!”另有人附和。 这一下,张一义索性不开口了,只听马大隆调度,一共选中四档节目。他一面派人去接头,一面用黄笺正楷写好一张单子,重重拜托了马大隆,随即赶到吴家大院。 时候正好,赶上接驾。张一义遥遥望去,不曾见有着黄袍的人,只见锦衣卫簇拥之中,有个头戴紫金冠的魁梧少年,上身一件大红平金的箭衣,下身着一条葱绿泥金寿字的束腿袖袴,骑一匹金辔玉勒的大白马,款款而来。心中不免自问,这又是谁呢? 一念未毕,李和已推推他的身子“快跪下!”他说“御驾到了!” “是白马少年?” “对,对,对!”李和将他的肩一摁,张一义顺势跪倒。 跪下低头,只能隐隐约约着到许多马蹄,等发现白色马蹄,知道皇帝到门,便俯伏到地,口中朗声报名:“臣仓场张一义恭迎圣驾。” 皇帝没有答话,张一义只能看到一双着绿衤夸的腿,很快地从红地毯上经过。直到皇帝进了大门,方始起身,李和便说:“看皇上是有些累了,很快就会传膳。你预备了一些什么消遣?” “喏,在这里!”张一义将黄单子取了出来,同时作了一番说明。 “好!你关照厨房赶快预备。我上去请了旨,回来跟你接头,你在廊上等我。” 于是李和持着单子,转交朱宁,朱宁一看,上面写的是:“进奉杂戏一堂,恭请宸赏。臣仓场侍郎张一义恭进。计开:猴戏、过锦、口技、上绳。” 看完单子,朱宁不由皱眉“没有什么了不起嘛!”他说。 李和受了张一义五百两银子的好处,而且听他作过解释,确有妙处,因而便帮衬着说:“看单子看不出来的,玩意很不错,包管万岁爷会哈哈大笑。而且,大多是带‘荤’的。” “带‘荤’的?” “是。”李和又指着单子低声说道:“上绳的两个妞,一个十七、一个十八,长得都不错。” 朱宁想了一下,深深点头:“我倒小看这个官儿了,看起来花过心思,很懂窍门。” 这时马大隆早已带着那班跑江湖卖艺的,赶到吴家大院,先请朱宁检视。他格处注意的是猴戏与上绳。怕猴子撒野,也怕上绳的女子颜色平庸,不料一看之下,大感意外,人畜都出色异常。 于是,仔细商量演出的次序,马大隆问道:“皇上是一面传膳,一面观赏,还是膳罢进奉?” “一面传膳,一面看。” “既如此,先看猴戏,次听口技。”马大隆说“这两个节目,拿出来就是,上绳要搭架子,得有些时候。看完绳技,再看‘瞎子捉jianian’,哈哈一笑,替皇上消食。再说,‘过锦’必得天全黑了来看才够味。” 朱宁连连点头“有道理,有道理!”朱宁问道:“马先生贵处哪里?” “不敢!”马大隆谦恭地答说:“敝处江都。” “原来是扬州!自古繁华之地,好地方。”朱宁又说:“马先生可别走!回头我们聊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