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小农民_147-148.回家的感觉真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47-148.回家的感觉真好 (第3/3页)

子的捕杀,从没停止过。

    这种生性良善的动物,并没有做,它们没有对人类的安全造成威胁,甚至不曾糟蹋过的庄稼,袭击过农家的一只鸡。

    就在它们的身上,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香料。这种香料,可以制作高级香精,同时,它又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救死扶伤,拯救人于危难之中。

    人类的贪婪,并不因为你的善良而放下屠刀。

    更多的时候,温顺,是一种灾难。

    獐子在遭到人类的捕杀时,它们几乎没有反抗。看见人们捕杀它们,惟一的反抗就是落荒而逃。

    几个拿着棍棒的人,不敢对付一只豹子,但一个赤手空拳的人,可以抓捕一只獐子。

    “唉,现在人比动物都可怕。”孙刚听完孙爸讲的真人真事,感叹不已。

    “在你5-6岁,还不记事儿的时候,我在咱这儿见过最后一次獐子。”

    “在哪看见的啊?”

    “你还记得我当时在山那边开石头吗?”不跳字。

    八十年代末期,**山那边一座山上开发了一个白石矿,孙爸在那儿干活,开石头,装车。活很累,有时候也有危险,可是那时候给的是现钱,一天四五十,在当时还真不少呢。

    “我那次是最后一次看见獐子,自此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在咱这见到过。”没有看到,是因为獐子数量急剧下降,本来数量就少的獐子,经过多年的捕杀,已难觅其踪。

    孙爸看到的那只獐子,是山那边村子的人们捕猎其它动物时的意外收获。

    那只獐子当时还活着,只是腿部受了点伤,被几个人从山上抬下来,放到一家农户的院子里。

    孙爸他们去看时,獐子被圈到铁笼子里。那只獐子不时用腿踢、用身体撞铁笼子。并不时的鸣叫,叫声哀婉。

    大概是这种打猎归来的场面很吸引人的缘故,那家农户的院子里,围满了人,个个伸着头,麻木地看着那只獐子。

    孙爸当时也在其中,和其他人一样,看着那只獐子,没有半点怜悯之心。

    其实,在,农村人没有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这样捕杀野生动物的事件,屡见不鲜。

    没有人去管,也没有人管得了。干部都不管,平民百姓更管不了。何况孙爸当时还不是那里的一个村民,只是一个在他们村子附近山上干活的人,一个匆匆而过的看客。

    那只獐子还算幸运,不知谁告诉了镇里的派出所,大家正在看稀罕时,派出所里来了两个民警,把那只獐子带走了。

    据说,还为那只獐子医好了腿,放回了大山。

    “那只獐子是幸运的,可是还有许多的獐子呢?它们也会像这只獐子那么幸运吗?”不跳字。孙刚听完,喃喃自语道。

    孙爸听到的自言自语,却无法回答,就像他当时救不了那只獐子一样。

    据说,在面对人类捕杀时,獐子还有另外一种反抗,但有点悲壮。

    有这样一种说法:猎人在猎杀雄獐时,必须一枪毙命,如果下套猎捕,也必须套着喉咙,让其不能张口,否则雄獐一旦处境危险,便会首先咬破的香囊…

    这种反抗,是一种动物在遭受人类捕杀时总结出来的经验,没有对人类深刻了解的动物,是不会以自残来反抗的。

    也许,在香獐的意识里,它们认为,你们杀我,不就是要那点香料吗?我可以死,但我只要有一口气,就不会让你们得逞的。如此看来,獐子,是一种非常刚烈而又可敬的动物。

    这种说法是否可信,不得而知。但愿是真的。

    孙刚看看不远处的獐子,它们是那么的温顺、无害,一有点儿入神。

    “刚娃,别愣着了,给它们搭个棚子吧。”孙爸推了推。

    木板、钉子之类的材料都是现成的,孙刚和爸爸又都是熟手,搭了好几回了,三下五去二就搭好了一个简易的棚子,让两只獐子有了栖身之地。

    孙爸拍拍手上的灰,说道刚娃,吃饭吧,估计这会儿你,妈都做好饭了。”

    孙刚掏出一看,都12点多了,收拾一下,和爸爸一起回家了。

    “爸,我小叔出院了吗?”不跳字。孙刚想起来了,小叔还在医院住着呢。

    “还没呢,快了的,手术后恢复的良好。”孙爸说道“现在可以下床靠着拐杖走路了。”

    “还要杵着拐杖啊?”

    “你以为呢,现在左腿打进去几个钢板支撑着呢,要想恢复走路,还得将养几个月。”

    …

    …

    吃完午饭,孙刚去了爷爷家,给他带了两盒“蓬莱仙芝”茶叶,让他老人家过过茶瘾。

    当时就拿出来泡上尝尝,茶叶颜色是翠绿色,泡出来的茶汤是绿黄色。

    爷爷大赞“好茶”,让孙刚欣喜不已,能让老人家高兴,不枉从那么远的地方带。

    最后姥爷家也少不了给了两盒茶叶。

    147-148。回家的感觉真好!!

    147-148。回家的感觉真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