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第2/2页)
子森眼巴巴的指望着,meimei上街,能买点什么好吃的回来,或者,rou! 吞了吞口水,望着两手空空回家的父子俩,失望的摇头。 “吃、吃、吃,你还是想着,怎么进正规学堂吧!”不用他说,杨子千都能知道那家伙心里想着什么。 “怎么进,我们家又没钱,连李家的私塾都没办法进,还能进什么学堂?”杨子森一方面,也想考个什么秀才举人的,一方面,却也知道自己家的家底,索性,都没去考虑这些事了。 “你?”真是皇帝不急急太监,杨子千气恼极了。 转念一想,自己又没指望他当官,这么急巴巴的干什么。过一两年,条件好些了,再上学堂考个秀才举人什么的,有本事买下一些地,只要有免家里的税租这些福利就够了。 不急,不急,杨子千在心里给自己顺着气,没有再看杨子森一眼! 看两个孩子斗嘴,杨大年夫妇相视看一眼,心酸转身,各忙各的。 端午节,也就是一个名词而已。 杨大年在河边扯了两把艾草、苍蒲给挂在大门口。月娘说,大户人家像李家这类的也是要包粽子的。这时节,家里揭不开锅的大有人在,所以,普通人,也就闻闻粽香了事! 月娘心里,有点想包,但,一想到三小子要上学堂、大儿子快娶媳妇,处处都要钱,算了,算了,节约归己,还是省着点吃吧。 杨子千历来不喜欢吃甜食,像这个家,就算有本事包粽子,也是没钱买糖的,更不要说什么腊rou之类的了。与其去折腾,还不如煮一顿干饭吃了事。 “今年的雨水好,到处都是野草,路边土角的草都快封路了。秧子也发得好,特别是沙田,长势这么好,也不知道,今年能不能挺到秋收!”饭桌上,杨大年照旧给家人说叨说叨庄稼。 大户人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一些小肚鸡肠的人家会在饭桌上东家长西家短的摆谈。而杨大年,却喜欢念叨地里的庄稼,再就是自家的家务事,或直接安排当下的活计。 野草好,放牛放羊养猪,都是好条件! 可惜啊,这个家,十个钱的家底子,这些冢畜家禽,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会出现。 一说到钱,杨子千就把筷子当仇人咬! 钱找钱好找;人找钱,找死个人都找不到钱! 凭劳力卖苦力? 自己家仅有的一个壮劳力是老爹,就那几份地都够他整了,还能上哪儿去卖苦力! 大哥,没记错的话,今年是十三岁,还在长个的年纪,别挑抬太重,给压成矮子不长个儿,那她就罪过了! 小三子,除了会捉鱼,其他的靠不住! 能挣几十个钱的,也就只有二哥了。 隔三岔五的张木匠就来喊出门,想必,他的手艺过硬,生意不错,收入也应该多吧! 希望今年年底,张木匠能多给二哥一点,对,到时候,就买点小家禽来喂吧。 马不吃夜草不肥,人不来外水不富。 目前来看,这个家,是莫法有外水来了。只能按步就搬的种地,先把温饱解决了! 秋收后,小麦继续种田里。 明年,芋子出来可以种沙田了。 所有的家当算下来,到明年秋收后,几乎可以不饿肚子了。 算不上是什么好消息,至少,在进步! 进步的,也不仅仅只有自己一家人。 就目前杨大年和月娘在李家寨子佃农人家的人缘来看,估计,下半年,田里种两季的不在少数! 听人在说,东家私下都在说,杨大年田里种两季,土整得不肥了,等契约期满,如果这些田不再续约,他的地都不好佃出去了。言外之意,还想涨租子。 白纸黑字写的东西,还盖了红印子的,李家还有脸涨租子,听得许多佃农女人吐口水骂娘! 她们一方面气愤东家的不义;另一方面,也在为秋后自己种小麦能否成功捏了一把汗! 这一点,杨子千倒不在意。 随便他想怎么样,还有四年契约才满期,涨租子,让他做四年梦再说! 她比较担心,当真大家都种两季,那么,肥料,后山的天然肥料肯定会紧缺! 至于水源,因着都是同一时节收割后再整秧田,也没人会提前下肥,这样算下来,砍竹子引水这一环节就可以省略了。 对了,听爹说野草长得好! 这,也是一宝啊! ---题外话--- 最近两三章过渡,竹枝脑袋抓破了,都没写出感觉!不过,文中,也在为以后埋下伏笔,所以,亲们,还是可以看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