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第2/3页)
么样了,”他转移话题,环指了一下房间“范丹林这个改革家连自己的房子都搞不到,挤在父母这儿。真是家不成家。” “原来这三间不都是你们家的吗?” “那是老黄历了。‘文革’中又搬进一家,你进来时没看见那家邻居?” “现在不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吗?” “有落实的,有没落实的。我这房子问题,前前后后真可以写部很精彩的小说呢。要说问题很简单,单位里只要给我这邻居找下住房,让他搬出去就行了,是吧?就这么件小事情,从1978年到现在,研究来研究去,整整四年了,找了领导几十次,可到现在还是没解决。后来,就是最近这次出国,我突然明白了,我没有随风入俗,采取大家都采取的办法。” “什么办法?” “请客送礼。可以说什么办法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这最最简单的办法。以为在文化单位不用这一套。关于房子的事,前前后后可以和你讲两天,有的场面简直就是电影。” 丰田牌小轿车载着范书鸿在雨夜的北京街道上飞驰着,去首都机场。阜成门立交桥,白塔寺,北海公园,景山,故宫,看着车窗外掠过的京城街道,范书鸿突然惊异了:车一过美术馆往北拐了,应该一直往东去啊。 “怎么从这儿走?”他俯身客气地问司机小刘。 “噢,您等会儿就知道了。拐一下,接个人。” 车在一个漂亮的四合院门口停住,响了几下喇叭。很快,红色大门吱嘎嘎开了,一个人打着折叠伞,戗风顶雨地从门口急步出来,一弯腰,收伞上了车。 是研究所的党委副书记白贵德。 “您也…”范书鸿看着他,一时有些惊讶。 “范老,我去机场送送你。”白贵德嗓音沙哑地笑道,边示意小刘开车。 范书鸿既意外又感动。这次为去德国参加世界三大宗教史讨论会,曾和研究所领导闹得很不愉快。起初,德国来请了,研究所领导不同意去,说没有外汇。后来,德国方面汇来一笔钱,所领导又说这样有损国体,难道中国连这点钱都出不起?结果还是不让去。无奈范书鸿只得向上面有关部门越级交涉,反反复复总算可以去了,但所领导都有些悻悻然。 车在雨夜的街道上疾驰着。 白贵德打着手势感叹道:“出国交流学术,是很光荣的事情。”白贵德高颧骨,凸额头,凹眼窝,他说话时,那双大眼睛并不看对方“所里总该来领导送送,别人都说没时间,那就不勉强他们了。我和小刘说了,不要张扬了,到时车拐到我家一下就行了。”他点着烟吐出烟气来“范老,现在的工作不好做,到处是官僚主义啊,你看你的房子问题拖了多长时间。不能再拖了。等你出国回来,一定立刻解决。” 范书鸿感动着,直到上飞机仍然感动着。 … 当他中午提着一个沉重的大皮箱踏进白贵德家客厅时,白贵德满面笑容地迎上来,又是招呼就座,又是沏茶递烟,又是让儿女从各自的房间出来见见范伯伯,热情地问长问短。范书鸿昨天刚从德国回来,今天上午原打算到所里汇报工作,白贵德让他别急,休息休息“中午有时间先来家里坐坐”他们天南海北地聊着。客厅里宽敞舒适,铺着红地毯,吊着莲花灯,很富丽堂皇。 一切德国见闻都谈到了。 “怎么样,这次出国,收获不小吧?我这不是指学术方面,是指物质上,啊?”白贵德风趣地笑着“买了点什么好东西啊?” “没买什么。” “没买什么?” “我只是给自己和所里买了些书籍。这不是,这一箱书,我等会儿就带到所里去。” “噢…”白贵德意外地怔了怔,眼睛不自然地闪烁了一下“除了书呢?” “除了书我没买什么。我节约了九千马克外汇带回来了。” “九千马克?”白贵德眼睛一亮。 “我准备上缴国家。” “上缴?” “是啊。您看,这笔外汇应该上缴哪儿啊?” “这个,再研究吧。” 两人还在谈着。白贵德脸上还浮着笑容,但显得勉强,而且渐渐冷淡下来,最后完全消逝了。 “我出了门才突然发觉:他最后的态度完全是冷淡的、敷衍的,和他一开始的亲热判若两人。是怎么变过来的,我哪句话说得不合适了?我仔细地回忆了整个谈话,回来又和家人从头到尾研究了一遍,才算明白了个中奥妙。”范书鸿说。 “那您的九千马克呢?”林虹问。 “缴了。为缴这笔外汇,跑来跑去跑了好几天,没地方收。最后总算缴到外汇局了。丹林、丹妮他们都说我傻。” “那您的房子问题更解决不了啦。” “大概是。”范书鸿苦笑了一下“难度更大了。隔壁邻居老王是所里的锅炉管道工,原来说一间换一间不往外搬,要一间半。现在又提价了,非要两室一厅的单元不可。” 半导体收音机里正在播放京剧《群英会》。 “咱们搬不搬哪?”王满成坐在竹椅上品着茶,慢声慢语地问。两个上小学的儿子已经睡下。屋子里狭窄拥挤。 “搬什么,就东三楼那一间半?”老婆张海花正低头在缝纫机上做活儿,叭地放下剪刀,人胖气粗“两室一厅,没这就不搬。” “你没看,范老他们一家挤着也怪可怜的。” “你可怜他们,谁可怜你啊。你一个烂工人,现在是最不值钱的。照顾谁也照顾不上你。反正他们现在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咱们占着这一间,不给两室一厅就不搬。” “咱们先搬过去,往后再慢慢找着所里要两室一厅呗。” “我告诉你,一旦搬出去了,就没人管你了。现在可是重视知识分子,挤兑工人。你没听人说:老二分了田,老九上了天,老大靠了边。他们有啥可怜的?又出国,又有钱,工资是你三四倍,划拉一篇文章就是多少钱。咱们也不是和他们过不去,‘文化革命’那会儿范老挨斗,咱们没可怜过他?我这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